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张善铭(19001928),又名张善鸣。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下黄砂村人。广东省第一批入党的优秀共产党员,梅州首位中共党员、广东青年运动和军事领导人之一。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张善铭深受鼓舞,与同学一起上街游行,搜查日货。同年秋,张善铭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期间,受阮啸仙、刘尔崧等人的影响,阅读了各种进步书刊,如《新青年》《社会主义史》等,思想更趋进步,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各种运动,与阮啸仙、刘尔崧、周其鉴一起被誉为“甲工”的“四大金刚”。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8月,广州代表陈公博返粤传达大会精神,张善铭与谭平山、阮啸仙、周其鉴、刘尔崧等1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经谭平山介绍,张善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支部的首批成员,亦是潮梅籍加入中共的第一人。在中共广东支部的领导下,张善铭更积极地投入到培养工人群众运动骨干,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发展党、团组织的工作中。
1923年10月,张善铭担任团广州地委委员长。为了团结和争取更多的进步青年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张善铭与阮啸仙等人,先后组织了爱群通讯社、新学生社等团体,以新学生社的名义,召开了广州各大中学校的学生代表会议,成立统一的学生联合会,并在学生会中建立党、团组织,改造广州地区形形色色的学生团体。
1924年,张善铭被党组织选派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2月结业回国,当选为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不久,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随军南讨。
1926年3月,国民革命军准备北伐,张善铭因体质较弱,离队治病。同年9月,调任中共海陆丰地委书记。为了提高党员素质,在海丰县城举办党员骨干训练班,常向学员作政治形势报告。
1927年4月15日,广州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张善铭处乱不惊,与彭湃先后组织三次发动海陆丰工农武装进行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27年11月,张善铭调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参与策划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张善铭在香港负责收容起义流散人员,并任中共广东省委代理书记。
1928年1月,张善铭担任中共北江特别委员会书记,指导和推动了北江农民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