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研游 > 革命英烈人物谱

红色研游

黄居仁
经历:
黄居仁(1902—1928),广东省龙川县石坑桥头人。广东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无产阶级革命的忠诚战士,与刘尔崧、阮啸仙并称“东江三杰”。

幼年丧父,靠母亲和祖父抚养。少年时,他在故乡桥头小学读书,学习勤奋,后因家贫,中途辍学回家务农。17岁时他便离别家乡,到佛山一间织布厂当针织学徒。

1922年秋,黄居仁得到亲友资助,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染织专业学习。在学期间,黄居仁接受了进步思想影响,于1923年夏加入团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与新学生社领导人阮啸仙、刘尔崧、张善铭、高恬波等商议深入开展青年学生活动,发动青年学生学好功课,参加反帝反军阀斗争。同年下半年,黄居仁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启了自己的革命斗争之路。

1925年春,黄居仁加入中国共产党,调任广州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同年5月,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在广州发动叛乱,妄图推翻广州革命政府。黄居仁按照中共广东区委、广东区委的指示,发动广东工团军、农团军中的团员、青年,协助东征军回师平定杨刘叛乱。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黄居仁回到广州,发动青年、工人参加广州起义。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黄居仁发动工人赤卫队参加进攻敌公安局的战斗。广州起义失败后,黄居仁撤退到东江,被委任为中共惠阳县委书记。

1928年1月5日,广州起义部队余部改编的红四师与红二师会师,使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从海陆丰扩大到海(丰)、陆(丰)、惠(阳)、紫(金)、惠(来)、潮(阳)、五(华)等县。省委巡视员黄钊与东江特委常委林道文在白芒花、惠州、横沥、镇隆四大半围等地巡视工作后,在四大半围召开县委会议,宣布中共惠阳县委直属广东省委领导,并决定由县委书记黄居仁

1928年2月2日,黄居仁依照省委创建苏维埃政权的指示,在四大半围高田村黄氏宗祠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制定了暴动计划,部署了组织训练赤卫队武装,扩大土地革命与建立工农兵政权等各项任务。

2月21日,黄居仁主持召开县常委扩大会议,通过惠阳县苏维埃组织法等规定和实行土地革命决议案,酝酿通过苏维埃政府组成人员提名和4月份暴动计划。26日,惠阳县工农兵代表大会310多人在四大半围岗头村杨氏宗祠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县苏维埃政府,以黄居仁等11人为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罗汉珊为主席。宣告惠阳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

1928年春,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指示,黄居仁重返广州,参与恢复健全党、团组织工作,以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黄居仁妻子张雪英在中共广州市委内从事青年团工作,他和张雪英并肩战斗,在国民党监视下发展党组织活动。

    1928年夏,黄居仁出外工作后回家,碰巧遇上敌人到家中搜捕,黄居仁逃避不及与张雪英双双被捕,英勇就义。牺牲时,黄居仁时年26岁,张雪英时年24岁。黄居仁夫妇的光辉事迹永远铭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