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香凝
经历:
何香凝(1879—1972),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双清楼主。广东省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人,生于香港。中国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著名政治活动家、画家。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897年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
1902年变卖妆奁资助廖仲恺留学日本,同年冬相继东渡。
1903年春入东京目白女子大学预科,后转入女子师范学院预科,同年结识孙中山。
190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同年9月介绍廖仲恺加入该会。
1906年入目白女子大学博物科,
1908年改入本乡女子美术学校高等科。毕业后由日返港,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举家赴日本。
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积极参加讨袁和护法运动。
1920年起在广东任“出征军人慰劳会”总干事。
1924年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政策,参与改组中国国民党。
1926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并任妇女部部长、广东省政府委员,主持广东妇女工作,发起组织“援助海丰农民自卫军筹备会”“军人家属妇女救护员传习所”“妇女运动讲习所”、“中国各界妇女联合会”等,支援北伐战争。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辞去国民党政府的一切职务,进行反蒋斗争。
1935年与宋庆龄等率先响应中共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担任全国各界救国会理事。全面抗战后,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从事抗日民主运动。“皖南事变”后发表宣言,严斥蒋介石策动内战的阴谋。
1947年参与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从事反蒋独裁活动。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一、二、三届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擅长诗词和国画。有《何香凝诗画集》。
1972年9月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