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 展览资讯

资讯动态

“衣袭华美——从百年旗袍看辛亥革命”展览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8日 来源:辛亥革命纪念馆 浏览次数:734

展览时间:2013.07.05——2013.09.05

展览地点:辛亥革命纪念馆 (1号特展厅)

主办单位:辛亥革命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

展览总简介:

旗袍脱胎于满族旗女之袍。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推翻了服饰的等级制度。旗袍作为满族服饰、清王朝的象征之一,在辛亥革命后一度遭到冷遇,但仍在冷遇中悄然变化。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旗袍开始流行起来,并形成现代意义上旗袍的雏形,经过30、40年代的不断改良,旗袍在传统基础上广泛吸取西式裁剪特色,成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服装。

旗袍几经变化后,一扫传统女性的柔弱谦卑之态,尽显女性体态和曲线之美,令女性有扬眉吐气之感。这种变化源于女性在经历辛亥革命洗礼后得到了空前的精神解放,既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又无形中为女性解放树立了一种标记。

展览分部分简介:

第一部分:推陈出新——旗袍的起源

旗袍源于满族女性传统的袍,线条平直硬朗,上衣下裳相连,是适应满族骑射活动的需要产生的。这种袍服服从于封建礼教,通过镶、滚、绣等装饰工艺来显示着装者的社会地位和尊贵卑贱。这种以镶滚花边为服装主要装饰的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

第二部分:历久弥新——旗袍的流变

清晚期,满汉女子服饰的融合,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服饰等级制度被打破,旗袍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一度遭到冷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后,随着女子学校如春笋般涌现,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广为流传,女性追求服饰新颖时尚的天性得到释放,20世纪20年代马甲旗袍的出现成为现代意义上旗袍的雏形,随后出现的新式老旗袍删去了清朝时期旗袍的繁缛装饰,追求自然、简练、自由的风格。

第三部分:走向经典——旗袍的鼎盛

1929年民国政府公布了有关服饰的条例,旗袍被规定为女子民国礼服两款式之一,奠定了旗袍在中国女性服饰中地位。上世纪30、40年代,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充分觉醒,体现在服饰上便是对健康、进取、美丽、富有魅力的价值内涵的追求。这一时期,随着戏剧、电影、音乐等社会娱乐的发展,以及受到西方立体服饰造型的影响,出现了改良旗袍。改良旗袍采用胸省、腰省的手法来显现女性体态之美,使玲珑有致的女性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此时的旗袍穿着方法亦是多样,有的局部西化,也有搭配西式外套,配以烫发、透明丝袜、高跟鞋、项链、耳环、手表、皮包等装扮,衬托出时尚的 “东方巴黎”女性形象。这一时期是旗袍发展的鼎盛时期,使得旗袍成为中国女装的经典代表。

第四部分:风华永恒——旗袍的今天

在辛亥革命过去百年的今天,这场革命唤起的服饰改良文化记忆正悄然回放,人们品味着传统文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价值。一袭旗袍的装扮不仅是一种别致,还是品位和格调的标志。旗袍风很早就已飘到世界服装大舞台上,就连皮尔卡丹等国际设计大师都曾说:“在我们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灵感来自中国旗袍。”而近十年来随着国服旗袍越来越频繁地以新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所赢得的关注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