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 展览资讯

资讯动态

孙中山与他的新加坡友人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8日 来源:辛亥革命纪念馆 浏览次数:542

展览时间:2015.07.08——2015.09.08

展览地点:辛亥革命纪念馆 (1号特展厅)

主办单位:辛亥革命纪念馆、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展览总介绍:

每当人们说起辛亥革命人物时,浮现在脑海的往往是孙中山、黄兴、廖仲恺、宋教仁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但革命的成功不会只是几个人的功劳。当孙中山在清末开展革命斗争时,有很多海外华侨,不顾个人的安危支持革命活动,为推动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新加坡,以张永福、陈楚楠和林义顺为代表的“星州三杰”,以及他们身后的无数革命志士,全心全意地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他们在新加坡成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筹资办报,宣传革命;在经济物质上支持孙中山发动的武装行动;还斥资接待和掩护流亡海外的起义人士。张永福甚至提供本用作给母亲安享晚年的宅院 ——“晚晴园”给孙中山,用作策划革命的基地。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成立后,新加坡的华侨并无利用一己对革命的贡献来换取民国政府的高官,反而在孙中山有需要时,继续在财政上支持他的政治活动。

居正曾在张永福的回忆录中写道:“华侨心理为革命之策源地”,凸显了华侨对革命的贡献,也是历史参与者对于华侨贡献最真挚、深刻的评价。

展览分介绍:

第一部分:革命缘起

19世纪以来,中国南方闽、粤两省大量居民移民到海外,尤其是南洋各地(即现在东南亚各国),尽管移民们身处海外,但祖国命运仍牵动着他们的赤子之心,他们也想改变祖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状况。康梁的维新思想虽然对新加坡华侨多有启发,但张永福、林楚楠和林义顺等人终因发现维新思想非救国良策转而投向革命运动。

第二部分:孙中山和新加坡、南洋革命志士

孙中山与众多新加坡、南洋革命志士交情甚深,随着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为了积极在海外筹办分会,扩张党务及筹款起义,孙中山把目光瞄准南洋地区的交通枢纽——新加坡,因此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为孙中山在南洋策划革命活动的中心,发挥了联络南洋侨胞、宣传革命、组织会党、策划起义等多重功能。第三部分:星洲三杰

根据支持孙中山的新加坡革命志士林义顺于1929年整理的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员名单,名单上记载的同盟会会员近250人,但最重要的新加坡革命先驱,莫过于“星洲三杰”,即张永福、陈楚楠和林义顺。他们三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华人,年龄相近,家境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相较于传统的保守富豪,新一代的年轻富商与清朝政府关系并不密切,也不会特别倾向于支持清廷。因此,张永福、陈楚楠等人在接触孙中山后,比较容易认同其推翻满清的革命思想。此外,他们也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来他们投身革命,投入庞大的财力物力资助革命活动,在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四部分:孙中山在新加坡的足迹

新加坡是孙中山在海外从事革命运动的重要基地,他在新加坡先后停留九次,每次停留的时间从最短的一天,到最长的好几个月。下面介绍了十一个与孙中山有关的地点,为孙中山曾住过或停留过的地方,以及在孙中山的影响下成立的机构或是其他革命志士的活动地点,构成“孙中山新加坡足迹之旅”,是新加坡重要的历史与文化遗产。